中新經緯9月18日電 題:美聯儲重啟降息,獨立性成關注焦點
作者 管濤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
當地時間9月16日至17日,美聯儲召開議息會議(FOMC)。會議聲明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(qū)間從4.25%~4.5%降至4.0%~4.25%,降幅25個基點,符合市場預期。這是繼2024年9月、11月和12月連續(xù)三次降息,并連續(xù)五次暫停降息后的首次降息。鮑威爾將本次降息視為“風險管理式降息”。鷹派表態(tài)下,美國股債小幅下跌。
美聯儲如期降息25個基點,投票結果并未出現更加分裂的局面
議息會議召開之前,市場關注焦點之一是新理事就任后美聯儲內部的分歧。在此次議息會議上,美國總統特朗普新任命的理事米蘭成唯一反對者,主張降息50個基點而非25個基點。此外,市場還高度關注特朗普此前任命的兩位美聯儲理事鮑曼和沃勒,以及特朗普揚言要解聘的美聯儲理事庫克的舉動。不同于部分市場機構此前預期,三人在本次會議上均支持降息25個基點。
根據最新發(fā)布的利率點陣圖的中位數計算,美聯儲官員預計2025年年內仍有2次降息,但美聯儲內部分歧明顯加大:19個票委中,9人預計年內再降息1次甚至更少,9人預計再降息2次,另有1人則預期再降息5次,市場猜測可能是米蘭。2026年聯邦基金利率中位數預測值顯示僅有1次降息,明顯低于當前期貨市場計入的還有三次的降息預期,但因為2026年涉及到鮑威爾以及多位委員的換屆,因此市場并未對2026年降息路徑作出過度反應。
鮑威爾在會后新聞發(fā)布會上指出,上半年美國經濟增速已出現放緩,而通脹水平“有所上升,并依然處于高位”;與此同時,就業(yè)市場面臨的下行風險也有所增加,勞動力市場不如以前活躍,略有疲軟。鮑威爾強調,鑒于勞動力市場出現明顯降溫的跡象,央行在其雙重使命中,正從此前長期側重抑制通脹,逐步轉向更加關注“充分就業(yè)”目標。另外,鮑威爾將此次行動形容為“風險管理式降息”,FOMC對降息50個基點呼聲的支持并不多。這被市場認為是鷹派表態(tài)。
利率決議公布當天,道瓊斯工業(yè)指數上漲0.57%至46018.32點,標普500指數下跌0.10%至6600.35點,納斯達克指數下跌0.33%至22261.33點;2年期美債收益率上行1BP至3.52%,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上行2BP至4.06%;美元指數上漲0.41%至97.04。市場快速震蕩回調背后隱含的是,資產此前對于寬松已充分定價后的預期落地,且本次會議并未釋放進一步超市場預期寬松的信號。
美聯儲獨立性擔憂仍然存在,降息前景存在變數
從美聯儲的兩大目標來看,本輪降息存在兩個顯著的特點:一是美國經濟增長有所放緩,但距離衰退尚遠;二是美國通脹仍然處于上行通道,四季度存在通脹翹尾風險。這意味著,美聯儲無需大幅降息,降息的持續(xù)性存疑。不過,伴隨著特朗普對美聯儲干預力度持續(xù)加大,美聯儲獨立性問題日漸成為輿論關注焦點,為美聯儲降息前景增添較多變數。
9月16日,美國銀行最新發(fā)布的9月全球基金經理調查報告顯示,受訪者擔憂的最大尾部風險已經從8月份的“貿易戰(zhàn)引發(fā)全球衰退”轉變?yōu)椤暗诙ㄍ洝,緊隨其后的是對美聯儲獨立性下降及美元貶值的擔憂。這一轉變伴隨著受訪者對美聯儲寬松政策的強烈預期。調查顯示,47%的受訪者預計未來12個月內美聯儲將降息四次或者更多。
美聯儲降息前景的最大變數是明年美聯儲的獨立性,這也是市場沒有對2026年“點陣圖”做太大反應的原因。如果特朗普通過人事任命進一步干涉FOMC決策,存在一定概率使得不應該降息多次的美聯儲加大降息力度,帶來資產和經濟“過熱”的風險。本次“點陣圖”也反映出了分歧加劇。
芝商所(CME)美聯儲觀察工具最新數據顯示,目前市場預期美聯儲在今年年內仍有兩次降息,明年有三次降息,預計美聯儲將在今年10月、12月各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分別為86.6%、79.0%,在明年3月、6月和12月降息三次各25個基點的概率分別為44.9%、35.5%和27.9%。(中新經緯APP)
(文中觀點僅供參考,不構成投資建議,投資有風險,入市需謹慎。)
中新經緯版權所有,未經授權,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。
本網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。 刊用本網站稿件,務經書面授權。
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[京B2-20230170] [京ICP備17012796號-1]
[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] [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:京(2022)0000107]
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18513525309 報料郵箱(可文字、音視頻):zhongxinjingwei@chinanews.com.cn
Copyright ©2017-2025 jwview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
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